日期:2025-07-09 14:03:46
本文出自猫智深的《时政记者读列国》系列正规的股票配资
前言:
越虽小邦,其命维新。
(越南自称为“大越”,其主体民族京族在基因上与我国古代越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)
越南近年来的政治改革如火如荼,举世瞩目。
其改革的措施包括:
1、公务员并非扩招,反而全国裁减10万名公务员。按照人口比例,这相当于在我国裁减130万公务员了。
其虽小邦,魄力不下于邓公当年的百万大裁军。而且人家裁的还是官。根据越南公布的遣散经费,平均每个被裁者能分5万美元,相当于十年工资。
2、这背后是越南政府组织架构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地方上:越南将63个省减少到34个,几乎相当于一半。
其“中央—省—县—乡”四级管理体系中,县一级直接取消,由省直管乡。(我国宪法也规定我国是中央、省、县、乡四级,未提到市一级)
在中央:其几乎1/3的编制被压缩,文化与体育旅游部三合一重组,建设部并入交通运输部。
(需要注意的是,读者请不要简单拿中越两国做比较。我国的公职人员繁复冗余程度远不能跟该国相比。该国也就我国一个省那么大,下面竟然有63个省,每个省要养好多领导。
而根据秦朔先生的文章《越南观察:应对两种老化的挑战》介绍,该国约70%的国家预算用于支付公务员薪水和常规开支。)
3、今年年初,越南16个国有电视频道停止运营,仅保留越南国家电视台(VTV)作为唯一全国性电视台。该国还计划关闭29份国有报纸和杂志。
4、2月28日,越共中央政治局决定,利用裁员增效省下的资金,实施15年义务教育免学费计划!越南公立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费完全免除!该计划正式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。
5、近年来越南还在扎实推动基层民主。2022年其发布《基层民主法》旨在增强基层(村、乡级)人民的参与和监督权。核心措施包括设立“人民监督委员会”,负责监督地方投资和政策执行,增加透明度。
另外,该国在2021年5月举行的国会选举中,有14名独立的非党派候选人获选。
因此,在一个多月前那期全球最著名的时政杂志《》上,有多篇文章聚焦越南尤其是越南政治改革,越南总书记苏林也成了封面人物,这是近年来越南党魁首次登上该杂志封面。
然而,这些文章内容过于直接,指出了越南政治改革的死穴,导致该期杂志在越南被全面禁售。
本文以下内容就是猫智深对这些关于越南文章概要的总结和引申。
一、
历史留给越南发展的窗口期已经不多了,这个国家马上将“未富先老”。
在过去的40年里,由于越南采取类似中国改革开放的“革新开放”政策,其人均GDP增长了18倍。
尤其在过去长达15年的时间里,该国GDP平均每年增长达到6%。
最近几年其增速更猛,去年GDP增速为7.09%,今年的目标为8.0%。
越南过去增长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有廉价的农民工,从而制造业成本低廉。
然后,这个国家也到了“农民工拐点”了,意思是已经没有足够多的农民工进城打工,企业招“牛马”需要涨工资。(这个理论在学术上的标准说法叫“刘易斯拐点”)
如今越南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已高于印度或泰国,预计到2029年还将进一步攀升48%。然而该国还是以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为主,成本这么高,再这么下去就没得搞了,产业就要转移去更穷的柬埔寨了。
尤其是今年,特朗普对越南的关税战明显加速了这一进程。最近美国与越南达成的新贸易协议中,对越南本土商品征收20%关税,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征收40%关税,这进一步削减了该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邻国的优势。
更严峻的是,越南这个国家还没“富”,却快“老”了。《经济学人》指出,越南的适龄劳动力总数将在5年后达到顶峰,之后将下滑。
尤其是近年越南的生育率开始稳步下降,从2021年的2.11降至2022年的2.01、2023年的1.96、2024年的1.91。
导致越南人口进入如此囧境,其1988年开始实行的神奇的计划生育政策脱不了干系。该国在今年才废除了该政策,反应真够慢的。(该国的计划生育是每户两孩,相对还好)
若越南“未富先老”,你指望一群老头老太太努力工作让越南实现富强么?留给越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
二、
近年来越南交出的GDP增长数据虽然极为华丽,其背后却隐藏着糟糕的经济结构。
《经济学人》称,越南的增长奇迹集中在少数几个现代化孤岛上。用我们熟悉的话解释,就是在全国普遍欠发达的情况下,有那么一两个经济特区。
其中,外企是越南繁荣的支柱。2023年,该国外企在出口总量占到72%,产值占到GDP的20%。
作为对比,我国的外企贡献了38.7%的外贸,在GDP占比不足10%。(数据出处为界面新闻的《重振中国经济,为什么外资外企不可或缺?》)
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在越南纷纷设厂,比如三星在越南的工厂每年生产手机超过1亿部,约占其总产量的50%的,其雇佣工人可能超过10万。
然而,越南的工人只是简单地组装主要在中国或韩国制造的零部件,出口附加值很低。
由于技术和生产落后,越南本地企业难以达到参与全球供应链所需的标准。比如尽管三星电子在越南拥有庞大的业务,但其核心供应商中没有一家是越南本土企业。越南本地企业也就能提供点没有技术含量的纸板和塑料等。
再加上越南已经来到“农民工拐点”(刘易斯拐点),其农民工低工资的优势马上就将不再,外企很容易就会迁出。
相比之下,越南本土企业的表现惨不忍睹。《经济学人》直言不讳的指出:越南的企业集团没有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。
越南希望学习韩国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三星、现代等财阀的模式,对本地财富慷慨解囊,推动去参与国际竞争。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该策略还未见成功。
越南的VinFast是东南亚最大的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,并被推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。然而该企业自2021年因生产电动汽车已亏损90亿美元。越南政府目前正在考虑给其同一母公司的企业VinSpeed一份600亿美元的高铁合同,以支持其发展。
对于普天之下效率低下的国企,《经济学人》对越南国企都懒得多提,只用一句“笨拙的国有企业仍在运营从能源到电信等行业”一笔带过。
三、
越南书记苏林很清楚,让该国的经济不再是广大欠发达的海洋里有几个繁荣的孤岛,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展民营经济;让越南在“老”之后仍有竞争力,唯一的路径是进行产业升级。因此,他曾十分清醒的表示:“不要让越南成为一个组装加工基地……而国内企业一无所获。”
苏林非常重视民营企业的作用,称私营部门是“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驱动力”。他希望将其在产出中的份额从今天的约50%提升到70%。
他希望让越南企业更具创新性和生产力。今年5月,该国政治局批准了一项针对研发支出的巨额减税措施,同时还推出了对与外国投资者合作的本地企业的特殊激励政策”。
尽管苏林非常重视,但《经济学人》认为越南的民企面临的营商环境糟糕。该国法规复杂,执法不透明,国家主导银行业,从而也控制着信贷的获取。所有这些都倾向于惠及那些与政治有联系的大企业。公共采购的串通投标、违法土地交易和低价贷款也屡见不鲜。
比如在金融支持方面,越南的银行对民企倾向于坚持将房产或耐用品库存作为贷款抵押品,很少有银行愿意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作为抵押放贷。
《经济学人》认为,苏林书记需要为越南民企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。这意味着要“民进国退”,减少国企的垄断,并整顿银行业来允许信贷流向小型企业。
越南在此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,5月时该国立法废除了对家庭企业的征税,并加强了对企业家的法律保护。
四、
在文章中,《经济学人》认为越南改革的死穴在于权力过度集中。
其认为,苏林为了推动如此深入的体制改革,势必要极度集中权力,这可能进一步强化恐惧与敬畏的文化,反而成为改革的绊脚石。
比如对于公务员群体,在此次大裁员之前,苏林就主持了导致33万名党员受到起诉或惩罚和数万人辞职的“炽热熔炉”反腐运动。该运动虽然对于清除腐败起到积极效果,但《经济学人》认为也让官僚们变得极度规避风险。
对于一个权利集中的国家,当官僚们变得保守不干做事后会产生什么后果,大家都很清楚。
另外,《经济学人》的很多观点与我们截然不同,比如它不认为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是好事,反而称国家要尽量减少控制。
比如在越南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方面,越南第一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已经开始建设,但并不是由由亚马逊或阿里巴巴等行业巨头建造,而是由国有企业负责。而越南在岘港设立了一个新的AI和半导体研发中心也是由该国公安部控股的企业负责。《经济学人》对此的评价是,“很难想象在政府如此牢牢控制着数字经济如此大的一部分的情况下,越南能成为一个数字强国。”
政府是主导推动经济好,还是减少控制好?权力是集中好,还是分散好?猫智深现在是困惑的。
但越南已经做出了选择,这对于其是一场赌“国运”,是一场为实现在“老”之前“富”起来的豪赌。若失败,其整个民族将错失发展的最后窗口期,被贫困的泥潭吞噬。
长期以来,越南都是“摸着中国过河”,这次越南走到前面,成了我们“过河”时可供借鉴的“石头”。且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本文特别感谢知乎网友future(Du, Xin )
部分参考资料:《经济学人》5月24日的多篇越南相关文章《一次性裁掉10万公务员,越南迎来大变局》虎嗅 盐财经《越南观察:应对两种老化的挑战》秦朔《越南举行第十五届国会代表选举》新华网《越南改革进入深水区,关闭国家主要电视台发出改革官僚机构信号》腾讯网 火星宏观《越南:实施基层民主制度 确保民众民主权利》vietnam+《Law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ssroots Democracy》越南法与法律论坛杂志 2023年6月4日
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