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10 15:10:17
7月8日,让所有人揪心的“幼儿集体铅中毒事件”,终于发布了官方通报正规的股票配资,真相水落石出。
事发地是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,251名幼儿全部进行了检测,结果显示,233人血铅异常,仅18人正常。
而且,根据此前报道,幼儿血铅超标的程度非常严重。
极目新闻记者曾收集了74名幼儿的血检报告,其中70人超标,另外4人未就读于该幼儿园。超标的70个孩子中,检测值大于500μg/L的有3人;305—479μg/L的45人;206—294μg/L的22人。
展开剩余91%在我国,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达到或超过200μg/L,就可以认定为铅中毒。200—249μg/L为轻度中毒;250—449μg/L为中度中毒;450μg/L及以上为重度中毒。
也就是说,大部分孩子都达到了中度中毒的标准,甚至有相当多的人重度中毒!
而引起中毒的元凶是什么呢?官方通报也公布了答案:是褐石培心幼儿园里的三色红枣发糕和玉米卷肠包,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/千克、1340毫克/千克。国家规定,食品污染物限量0.5毫克/千克,足足超标2000多倍!
之所以铅含量超标如此恐怖,是因为厨师在制作面点时,往里面添加了彩绘颜料,这些颜料中含有大量的铅,包装上明确写着不可食用。
源头查明了,可实在令人匪夷所思。从事幼儿教育的人,怎么会连“颜料不能吃”这样的常识都没有呢?况且使用的还是极端劣质的颜料!连刷墙的涂料铅含量上限都只有90毫克/千克。
难道就为了让食物颜色鲜艳好看、受孩子欢迎?那为什么不能使用效果相同、价格也不贵的可食用色素?这已经不仅是无知了,而是丧心病狂、丧尽天良!
孩子血铅值那么高,也不是一次两次急性中毒导致,而是长年累月摄入的结果。看到一句很扎心的网友评论:铅中毒的孩子,一定是学校里吃饭最乖的宝宝,吃得越多,中毒越严重……
同样为人父母,代入那些幼儿的家长,感觉心都要碎了。很多家长无法接受检测结果,有人当场晕厥,有人情绪崩溃。
铅中毒,似乎是一件离我们很遥远的事,但其实,日常生活中,接触铅的途径很多。而且,铅的危害比我们想象中更大,世卫组织将它称为“最纯粹的毒物”,累积到一定程度,会损害全身脏器、影响智商,对儿童的伤害尤其突出。
如何防范于未然,是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关心的问题。
01
先说一下这起事件的由头。
早在半年多前,多名家长就已经发现自家孩子不对劲,但由于铅中毒并没有“专属症状”,他们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。
安女士的女儿5岁,一开始,她发现女儿出现口臭。后来,女儿又总说肚子痛不舒服,饭量大大减少,以前一顿能吃8—10个饺子,逐渐只能吃4个。另外,脾气变得非常暴躁。
还有一个同样就读于褐石培心幼儿园的5岁孩子,其母亲罗女士说,过去半年,孩子总是说肚子痛、腿痛,她安抚一会就好了,也就没往心里去。
集体中毒事件爆发后,安女士和罗女士的孩子都查出血铅超标,她们才把之前的症状串联起来。
褐石培心幼儿园是一所私立幼儿园,一年收费6000元,涵盖8个月的学杂费和伙食费,在当地算是比较贵的。
尽管从今年3月开始,就陆续有孩子发现异常,但出于对幼儿园的信任,家长们从未起疑心。
直到铅中毒的孩子越来越多,才引起家长警觉。
一位李先生说,他发现6岁的女儿长白头发、掉头发、经常肚子痛、牙缝里有黑色物质,6月24日,他带着女儿去医院检查,发现血铅值284.9μg/L,医生开了排铅药物,女儿每天背着药继续上学。
3岁的儿子没上学,也做了检测,结果是20.62μg/L,数值正常。那时候,李先生都没有怀疑幼儿园,还以为是女儿平时零食吃多了。
家长们说,从目前的结果来看,入园时间越长的孩子,中毒程度越深,怀疑是长期慢性中毒。这一猜测得到了专家的支持。
比起急性,慢性铅中毒的伤害更大,因为大量铅储存在了骨骼中。
这导致排铅治疗周期会拉长,输液3天+休息4天+输液3天为一个疗程,治疗的时候血铅下降,但停药后还会反弹,重复多个疗程后,血铅不再反弹,才会停止排铅治疗,同时要补充钙铁锌等多种营养元素。
幼儿园本该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,让家长们放心托付的地方,却因为后厨的一通离谱操作,成了“毒窝”,怎能不令人痛心、愤怒?
233个孩子,要经历漫长的治疗,233个家庭,因此天翻地覆。由于蓄积在骨骼中的铅半衰期长达20—30年,阴影还会在家长们心头久久笼罩。
02
历史总是惊人相似,就在2006年,甘肃天水麦积区也发生过一起铅中毒事件,全村200多人血铅严重超标,其中包括53名儿童,68人铅中毒。
最后追根溯源,发现是由于当地的两家化工企业违规排污水。
在赵丽颖主演的《幸福到万家》中,以真实事件为原型,演绎了一段情节:
何幸福在城里打工的时候,接到婆婆的电话,说她儿子高烧不退,还伴有抽搐,催她赶紧回家。
何幸福赶回家后,发现她儿子并不是孤例,村里有20多个孩子都出现了相似症状,去医院检查后,确认铅中毒,毒源是村里新建的污水厂。
过往的集体铅中毒事件,多半是由于工业污染导致,像这次在食品里添加颜料导致的,比较罕见。
铅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重金属,广泛存在于空气、土壤、水、食物中。我们常说“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”,这句话对铅不适用,它对人体没有一点益处,只有毒性,因此,最理想的数值是0。
当然,0含量不太现实。我国在2006年制定的标准中规定,儿童高铅血症上限为100μg/L;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:只要血铅超过50μg/L,就有必要采取干预措施;美国CDC则建议不超过35μg/L。总之,越低越好。
家长们也不用过度担心。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,过去20年间,儿童的血铅水平一直在下降。几何平均数从1991—1995年的88.74μg/L下降到了2016—2020年的27.32μg/L。
铅的危害
铅中毒,会引发全身包括消化系统、血液循环系统、泌尿系统、免疫系统的症状。
6岁以下的儿童相对更危险。他们手口动作多,更容易接触到铅,再加上吸收铅的能力比大人高,只要吃进去一点点铅,血铅浓度就会一下子窜高。
儿童铅中毒时的主要症状有:生长发育迟缓、学习能力下降、智商受损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阅读障碍、贫血、厌食、腹痛、脱发、听视力下降等等。
2000年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中的一篇研究指出:儿童血铅每升高100μg/L,智商下降6.67分,而且,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。
更可怕的是,除非到了严重中毒阶段,才会有一些明显的特异性表现,轻微铅中毒导致的贫血、腹泻、便秘、注意力缺陷等都很常见,不容易引起家长的警惕。
因此,如果居住地附近有化工厂,或存在其他一些环境因素,孩子又出现了这些症状,最快去医院化验血铅,早发现,早治疗。
如何预防铅中毒?
1、远离含铅物品和场景。
(1)首先要注意喝的水。不要吃长期停滞水管中的水,最好喝过滤水,或者专门买桶装水给宝宝喝。千万不要用热水器里出来的热水烧水喝,热水会让铅更容易溶入水中。
(2)要注意饮食上的安全。根据世卫组织的报告,儿童铅中毒47%来自于食物,不要给孩子吃爆米花、皮蛋等含铅量高的食物。
(3)不要用锡器盛放食物。比如浙江的部分家庭习惯用锡壶装黄酒,再烹调菜肴,另外,绍兴到萧山一带曾经的支柱产业是锡箔生产,导致全家人血铅水平都高。
(4)检查孩子的玩具、餐具、绘本,看看是否有色彩艳丽质感不讲究比较低档的产品混入其中了,不是正版的绘本还是及时扔了吧。不用彩釉的餐具,以白色、表面光滑、透明的瓷餐具为宜。同时在选择彩泥、超轻黏土、油画棒等时,一定要选择安全无毒有保障的品牌。
(5)家里的零碎物品比如妈妈的化妆品一类的也要收好,妈妈脸上有妆时也不要亲宝宝或被宝宝亲。
(6)室内环境要健康。装修时最好选择不含铅的材料,保持室内环境的干净和健康,不要给铅伤害孩子的可乘之机。
(7)去绿色的环境中活动。经常带宝宝去绿化带或公园,远离污染较重的环境,尽量少带宝宝去车流量较大,或者周围有冶炼厂、蓄电池厂和其他铅作业工厂的地方。
2、不要迷信偏方
儿童铅中毒防治专家颜崇淮说,他接诊的铅中毒患者,十有八九都是偏方导致的。比如江西、福建、湖南的家庭,喜欢给孩子使用黄丹粉或红丹粉,称之为“湿疹神器”,可以治疗痱子、尿布疹、荨麻疹。其实,它们的化学名称分别是一氧化铅和四氧化三铅,听着就知道铅含量有多高了!
很多妈妈应该对“保婴丹”有印象,它一度被誉为“香港代购清单”中的神药,后来被检出含铅量过高,从此被禁用。
3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
(1)勤洗手,勤剪指甲。一次洗手,可以消除附着在手上90—95%的铅,避免消化道摄入。
(2)叮嘱孩子不要吮吸手指,不要啃咬油漆涂层的铅笔和玩具。
4、饮食均衡,增强营养
儿童营养不良,特别是体内缺乏钙、铁、锌等元素,可使铅的吸收率提高和易感性增强。通过合理的营养干预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铅水平。
平时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、鱼类、蛋类、奶制品;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、水果;富含钙的奶制品、豆制品、海鲜、坚果等;富含铁、锌的动物肝脏、瘦肉、豆类、鱼类等;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、蔬菜等。
这次事件,给我们所有人都提了个醒。铅中毒的发生率在逐年降低,但仍然没有完全杜绝。
它的危害不容小觑,孩子的健康成长正规的股票配资,需要家长、学校、社会的共同守护。
发布于:浙江省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